近日,中建集团公布2022年度中国建筑优秀社会责任实践名单,中建东北院《沈阳市老旧小区改造设计工作的社会实践》案例入选。 一、案例背景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,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,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沈阳市将完成172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,2022年已完成改造475个,2025年对全市老旧小区进行再摸底、再排查,开展老旧小区改造“回头看”,持续改善提升旧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。 二、责任行动 2022年12月,第二(南京)设计院负责的沈阳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。

该工程涉及沈阳市共计855个小区,6000余栋居民楼,且老旧小区基本情况复杂,群众改造意愿征集难度较大。面对时间紧,任务重,工作繁琐的重重困难,第二(南京)设计院不断细化工作节点,通过数字点云精准还原建筑及场地细节,利用数字模型分析场地的高程、日照情况、风洞情况、人员活动习惯等信息,并多次深入社区,组织改造议事会,为群众答疑解惑整理意见,为工程改造提供了充足的设计依据及完整的基础条件。 立足打造完整居住社区理念,将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置于其中,打通党和政府联系、服务人民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 三、设计理念 (一)微更新 用小而美的改造,为居民带来身边的“微幸福”。因地制宜的打造有特色的“微景观”,坚持全域整治,对改造社区内的房前屋后、闲置空地、院落围墙做好景观点缀,形成小区“小而美”、“小而精”的景观微空间。 (二)历史文化挖掘 在老旧小区方案设计之中,注入文化元素,量身打造与小区居民息息相关的文化特色,强化小区的风格,提升社区活力。 (三)连片设计 以先街区后小区为原则,将相邻的老旧小区连片改造,同时对项目周边环境、建筑功能进行整合,形成大街区、密路网、微生态的空间母题。同时在多小区整合资源后进行整体智能化改造,以满足现代城市需求,激发老城区活力。 (四) 海绵城市 充分考虑待改造老旧小区的基础条件特点,合理选择海绵技术措施,做到功能效益最佳。结合小区屋面、道路、排水管网、绿地等改造,合理选择适宜的海绵设施,对整体径流进行组织优化,实现对雨水径流的控制。 (五)完整社区 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、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、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、全覆盖的物业管理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,增强居民归属感、认同感。 四、责任成效 在改造过程中,第二(南京)设计院始终坚持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、问效于民原则,建立了政府统筹组织、居民全程参与的工作机制,实现从“住有所居”向“安居宜居”转变,让家园更有颜值,生活更有品味。同时得到了沈阳市房产局的高度评价,并委托第二(南京)设计院编写《2023年沈阳市老旧小区改造(园区内)工作导则》,以期为沈阳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供指导。 五、结语 第二(南京)设计院始终秉承“做人民的建筑师,为人民做建筑”的理念,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,以设计优势将老旧小区升级成崭新、适老、低碳、绿色、智能的时代社区,用实际行动彰显央企担当。
|